山 東 省 發 電
發電單位 山東省農業廳 簽批蓋章 王培泉
等級 •明電 魯農發電〔2011〕22號
關于切實加強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的通知
各市農業局(農委):
目前,我省小麥普遍開始拔節,已進入決定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。為切實搞好小麥中后期的田間管理,確保小麥豐產豐收,特通知如下:
一、提高認識,切實增強奪取夏糧豐收的責任感
今年糧食生產面臨的形勢復雜、任務繁重。國家和省里高度重視糧食生產,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并組織實施糧食穩定增產行動,千方百計促進糧食穩定增產。奪取夏糧豐收對確保糧食安全、確保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意義重大。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,我省小麥生產克服了前期嚴重干旱等不利影響,當前苗情長勢明顯好于上年,也是近幾年較好的一年,為奪取夏糧豐收奠定了重要基礎。今后,隨著氣溫回升,病蟲害進入高發期,部分地區旱情仍然較重,部分田塊群體較大增加了后期倒伏的風險。同時,還要過“倒春寒”、干熱風、爛場雨等幾個關口,抗災奪豐收任務依然艱巨。各地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,不能有盲目樂觀的情緒、不能有松懈麻痹的思想,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緊抓,一項措施一項措施的落實,做到豐收不到手、管理不放松,努力奪取夏糧好收成。
二、因地制宜,切實搞好小麥田間管理各項措施的落實
為因地制宜地抓好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工作,省廳組織省農技推廣總站和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小麥分團的有關專家,制定了《2011年小麥中后期管理技術要點》(見附件),各地要結合當地地實際,突出抓好以下田間管理措施的落實:
1.加強肥水管理。中后期的拔節和揚花灌漿是肥水管理的重點,要按照“促控結合、水肥調控、防病治蟲、增粒增重”的要求,加強分類指導,搞好肥水調控。對群體偏大的旺長麥田,肥水后移,控旺促壯;對苗情偏弱的麥田,肥水早攻,促弱轉壯;對苗情正常的田塊,重施拔節肥;各類麥田都要澆好揚花灌漿水,保根護葉,延緩衰老,提高粒重。
2.切實加強病蟲防控。重點做好小麥條銹病、赤霉病、白粉病和蚜蟲、吸漿蟲等病蟲害防治工作,做到早發現、早預警、早防治,大力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,加強應急防控,最大限度減少病蟲危害。
3.切實加強防災減災。要密切關注重大天氣變化,近期要重點防范“倒春寒”,寒潮到來前及時噴水、灌水,提高田間濕度,防止小麥受凍。對受凍麥田,及早澆水,追施速效氮肥,促進受凍植株恢復正常生長。
4.切實加強“一噴三防”。經驗證明,在小麥挑旗至灌漿期,開展“一噴三防”,對防病蟲、防早衰、防干熱風,增強灌漿強度,提高灌漿速率,增加粒重效果十分顯著,要廣泛發動農民群眾大力推廣。
三、加強領導,切實搞好技術指導服務工作
各地要繼續開展好“萬名科技人員下鄉活動”,組織有關專家和基層農技人員,深入生產一線,查苗情、查墑情、查病蟲情,制定完善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方案,指導農民因地、因苗、因時落實好抗災增產技術。在關鍵農時季節,對重點產區和受災地區要組織干部和農技人員進村入戶,采取包片蹲點形式,切實搞好指導服務,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困難和問題。要采取多種形式,搞好技術培訓和指導,做到技術到戶、技術到田,提高技術到位率。要切實抓好高產創建的管理,率先落實抗災增產技術,適時開展示范觀摩活動,充分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。
附件:2011年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要點
山東省農業廳
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五日
附件:
2011年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要點
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
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小麥分團
一、澆好拔節水,施好拔節肥
目前我省膠東、魯中及魯北等部分地區小麥尚處在拔節初中期,魯南、魯西南大部分地區小麥處于拔節中后期,是肥水管理的關鍵時期。因此,對前期沒有進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類苗,或者早春進行過返青期追肥但追肥量不夠的麥田,均應在拔節期追肥澆水,一般畝追尿素15~20公斤。
今年,我省在更大規模、更大面積上進行小麥高產創建活動,尤其是整縣、整鄉鎮的高產創建活動對小麥的產量目標要求比較高,所以一定要把防止后期倒伏作為高產創建地塊的一項重要措施抓好。近幾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,防止后期倒伏,除了精量播種培育合理群體結構、氮肥后移、化控等措施外,在小麥拔節期追肥時增施鉀肥具有明顯的防倒增產效果,所以,建議高產創建地塊在拔節期追肥時結合氮肥畝追鉀肥6~12公斤。
根據小麥的春季需肥規律,施肥應該以尿素為主,復合肥氮素含量較低,不適合春季追肥。追肥時要注意將化肥開溝深施,杜絕撒施,以提高肥效。
二、澆好挑旗水,酌情追好挑旗肥
挑旗期是小花退化較集中的時期。保花增粒并為提高粒重打好基礎是這一時期麥田管理的主要任務。挑旗期也是小麥需水的“臨界期”,此時灌溉有利于減少小花退花,增加穗粒數,并保證土壤深層蓄水,供后期吸收利用。因此,對挑旗期沒有降雨或降雨較少的地區,應抓緊澆好挑旗水。缺肥地塊和植株生長較弱的麥田,可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公斤左右。
三、因地制宜,澆足澆好揚花灌漿水
小麥開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個生育期耗水總量的四分之一,需要通過澆水滿足供應。干旱不僅會影響粒重,抽穗、開花期干旱還會影響穗粒數。所以,小麥揚花后10~15天左右應及時澆灌漿水,以保證小麥生理用水,同時還可改善田間小氣候,降低高溫對小麥灌漿的不利影響,減少干熱風的危害,提高籽粒飽滿度,增加粒重。此期澆水應特別注意天氣變化,嚴禁在風雨天氣澆水,以防倒伏。成熟前土壤水分過多會影響根系活力,降低粒重,所以,小麥成熟前10天要停止澆水。
四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防止“倒春寒”凍害
近些年來,我省小麥在拔節期常會發生倒春寒凍害。有澆灌條件的地方,在寒潮來前澆水,可以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,對防御早春凍害有很好的效果。因此,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在降溫之前及時澆水。若一旦發生凍害,要抓緊時間,追施速效化肥,促苗早發,提高高位分蘗的成穗率,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;并及早噴施植物細胞膜穩態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,促進受凍小麥盡快恢復生長。
五、實施葉面噴肥,大力推行“一噴三防”
小麥生長后期葉面追肥,不僅可以彌補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,滿足小麥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;而且可以改善田間小氣候,減少干熱風的危害,增強葉片功能,延緩衰老,提高灌漿速率,增加粒重,提高小麥產量。因此,可在灌漿初期噴0.2%~0.3%的磷酸二氫鉀溶液,或0.2%的天達2116植物細胞膜穩態劑溶液,每畝噴50~60千克。葉面追肥最好在晴天下午4點以后進行,間隔7~10天再噴一次。噴后24小時內如遇到降雨應補噴一次。為了簡化操作,葉面肥可與殺菌劑、殺蟲劑結合施用。如每畝用40%多菌靈乳劑50~80毫升、50%辛硫磷乳油50~75毫升、天達2116植物細胞膜穩態劑50克,對水50公斤配成混合液,進行葉面噴施,可起到同時防病、防蟲、防干熱風等“一噴三防”效果。
六、搞好預測預報,及時防治病蟲害
小麥拔節以后,隨著溫度提高,各種病蟲害逐步進入多發期,要注意搞好預測預報,適時防治。防治的重點是麥蚜、麥蜘蛛、地下害蟲、紋枯病、白粉病、全蝕病、根腐病、葉銹病等。
防治麥蜘蛛。可用0.9%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;防治小麥吸漿蟲,要重點抓好兩個時期的防治。在4月中旬畝用5%甲基異柳磷顆粒劑1~1.5公斤或40%甲基異柳磷乳油150~200毫升兌細砂或細沙土30~40公斤撒施地面并劃鋤,施后澆水防治效果更佳。也可在小麥抽穗至揚花初期的成蟲發生盛期,畝用50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~30毫升對水噴霧,兼治一代棉鈴蟲。防治地下害蟲。可用40%甲基異柳磷乳油或50%辛硫磷乳油每畝40~50毫升噴麥莖基部。防治麥蚜。可用10%吡蟲啉乳油每畝10~15克噴霧,兼治灰飛虱。防治紋枯病。可用5%井岡霉素水劑每畝150~200毫升兌水75~100公斤噴麥莖基部,間隔10~15天再噴一次;防治白粉病、銹病,可用20%粉銹寧乳油每畝50~75毫升噴霧;防治赤霉病、葉枯病和穎枯病,可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75~100克噴霧。以上病蟲混合發生可采用對路藥劑一次混合施藥防治。
對雜草較多地塊,應采用人工方法拔除,千萬不能采用除草劑防除。因為小麥拔節后使用除草劑一方面除草效果差,另一方面易對小麥造成藥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