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瓜猝倒病
癥狀 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莖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狀,后變成黃褐色干枯縮為線狀,往往子葉尚未凋萎,幼苗即突然猝倒,致幼苗貼伏地面,有時瓜苗出土胚軸和子葉已普遍腐爛,變褐枯死。濕度大時,病株附近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。該菌侵染果實引致綿腐病。初現水漬狀斑點,后迅速擴大呈黃褐色水漬狀大病斑,與健部分界明顯,最后整個果實腐爛,且在病瓜外面長出一層白色茂密棉絮狀菌絲。果實發病多始于臍部,也有的從傷口侵入在其附近開始腐爛。
病原 稱瓜果腐霉。屬鞭毛菌亞門真菌。
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12-18厘米表土層越冬,并在土中長期存活。翌春遇有適宜條件萌發產生孢子囊,以游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。此外,在土中營腐生生活的菌絲也可產生孢子囊,以游動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。田間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產出孢子囊及游動孢子,借灌溉水或雨水濺附到貼近地面的根莖或果實上引致更嚴重的損失。
病菌侵入后,在皮層薄壁細胞中擴展,菌絲蔓延于細胞間或細胞內,后在病組織內形成卵孢子越冬。病菌生長適宜地溫15-16℃,溫度高于30℃受到抑制;適宜發病地溫10℃,低溫對寄主生長不利,但病菌尚能活動,尤其是育苗期出現低溫、高濕條件,利于發病。當幼苗子葉養分基本用完,新根尚未扎實之前是感病期。這時真葉未抽出,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,抗病力弱,遇有雨雪連陰天或寒流侵襲,地溫低,光合作用弱,瓜苗呼吸作用增強,消耗加大,致幼莖細胞伸長,細胞壁變薄病菌乘機侵入。因此,該病主要在幼苗長出1-2片真葉期發生,3片真葉后,發病較少。結果期陰雨連綿,果實易染病。
防治方法 (1)床土消毒,床土應選用無病新土,如用舊園土,有帶菌可能,應進行苗床土壤消毒。方法: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%拌種雙粉劑7克,或40%五氯硝基苯粉劑9克,或32%苗菌敵可濕性粉劑10克,或25%甲霜靈可濕性粉劑9克+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克對細土4-5千克拌勻,施藥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,且一次澆透,一般17-20厘米深,水滲下后,取1/3充分拌勻的藥土撒在畦面上,播種后再把其余2/3藥土覆蓋在種子上面,即上覆下墊。如覆土厚度不夠可補撒堰土使其達到適宜厚度,這樣種子夾在藥土中間,防效明顯,殘效月余。(2)加強苗床管理,選擇地勢高、地下水位低,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,播前一次灌足底水,出苗后盡量不澆水,必須澆水時一定選擇晴天噴灑,不宜大水漫灌。(3)育苗畦(床)及時放風、降濕,即使陰天也要適時適量放風排濕,嚴防瓜苗徒長染病。(4)果實發病重的地區,要采用高畦,防止雨后積水,黃瓜定植后,前期宜少澆水,多中耕,注意及時插架,以減輕發病。(5)發病初期噴淋72.2%普力克水劑400倍液,每平方米噴淋對好的藥液2-3升,或15%惡霉靈(土菌消)水劑450倍液,或12%綠乳銅乳油600倍液,每平方米3升。
黃瓜立枯病
癥狀 多在床溫較高或育苗后期發生,主要為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,初在莖部出現橢圓形或不整形暗褐色病斑,逐漸向里凹陷,邊緣較明顯,擴展后繞莖一周,致莖部萎縮干枯,后瓜苗死亡,但不折倒。根部染病多在近地表根莖處,皮層變褐色或腐爛。在苗床內,開始時僅個別瓜苗白天萎蔫,夜間恢復,經數日反復后,病株萎蔫枯死,早期與猝倒病不易區別。但病情擴展后,病株不猝倒,病部具輪紋或不十分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,即病菌的菌絲體或菌核,且病程進展慢,別于猝倒病。
病原 稱立枯絲核菌,屬半知菌亞門真菌。
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參見番茄立枯病。
防治方法 可在發病初期噴淋3.2%惡甲水劑300倍液或5%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或20%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、72.2%普力克水劑400倍液,每平方米2-3升。其他防治法參見番茄立枯病。
黃瓜漚根
癥狀 漚根是育苗期常見病害,發生漚根時,根部不發新根或不定根,根皮發銹,后腐爛,致地上部萎蔫,且容易拔起,地上部葉緣枯焦。嚴重時,成片干枯,似缺素癥。
病因 主要是地溫低于12℃,且持續時間較長,再加上澆水過量或遇連陰雨天氣,苗床溫度和地溫過低,瓜苗出現萎蔫,萎蔫持續時間一長,就會發生漚根。漚根后地上部子葉或真葉呈黃綠色或乳黃色,葉緣開始枯焦,嚴重的整葉皺縮枯焦,生長極為緩慢。在子葉期出現漚根,子葉即枯焦;在某片真葉期發生漚根,這片真葉就會枯焦,因此從地上部瓜苗表現可以判斷發生漚根的時間及原因。長期處于5-6℃低溫,尤其是夜間的低溫,致生長點停止生長,老葉邊緣逐漸變褐,致瓜苗干枯而死。
防治方法 (1)畦面要平,嚴防大水漫灌。(2)加強育苗期的地溫管理,避免苗床地溫過低或過濕,正確掌握放風時間及通風量大小。(3)采用電熱線育苗,控制苗床溫度在16℃左右,一般不宜低于12℃,使幼苗茁壯生長。(4)發生輕微漚根后,要及時松土,提高地溫,待新根長出后,再轉入正常管理。
黃瓜鐮刀菌枯萎病
癥狀 開花結果后陸續發病,被害株最初表現為部分葉片或植株的一側葉片,中午萎蔫下垂,似缺水狀,但萎蔫葉早晚恢復,后委蔫葉片不斷增多,逐漸遍及全株,致整株枯死,主蔓基部縱裂,縱切病莖可見維管束變褐,濕度大時病部表面出現白色或粉紅色霉狀物,即病原菌子實體。有時病部溢出少許琥珀色膠質物。幼苗染病,子葉先變黃、萎蔫或全株枯萎,莖基部或莖部變褐縊縮或呈立枯狀。
病原 稱尖鐮孢菌黃瓜專化型,屬半知菌亞門真菌。
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黃瓜枯萎病病莖100%帶菌,鐮刀菌通過導管從病莖向果梗蔓延到達果實,由果梗進入果實后隨果實腐爛擴展到種子上,致種子帶菌。播種帶菌的種子,苗期即染病。此外病菌還可以菌絲體、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和未腐熟的帶菌有機肥中越冬,成為翌年初侵染源。病菌從根部傷口或根毛頂端細胞間侵入,后進入維管束在導管內發育堵塞導管,引起寄主中毒,使瓜葉迅速萎蔫。地上部的重復侵染主要通過整枝或綁蔓引起的傷口。該病發生程度取決于當年的侵染量。
空氣相對濕度90%以上易感病。病菌發育和侵染適溫24-25℃,最高34℃;最低4℃;土溫15℃潛育期15天,20℃9-10天,25-30℃4-6天,適宜pH值4.5-6。調查表明:秧苗老化、連作、有機肥不腐熟、土壤過分干旱或質地粘重的酸性土是引起該病發生的主要條件。
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為主,藥劑為輔。
(1)選用抗病品種。黃瓜品種間對枯萎病的抗性差異明顯。如長春密刺,津研6號、7號,津雜2號、3號、4號,津早3號,西農58號,早青2號,中農5號,龍雜黃1號,鄭黃2號,湘黃瓜1號、2號、寧豐1號、2號,魯黃1號,早豐1號,春豐2號等均較抗病,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。
(2)選用無病新土育苗,采用營養缽或塑料套分苗。改傳統的土方育苗為營養缽或自制的塑料套分苗。便于培育壯苗,定植時不傷根,定植后緩苗快,增強寄主抗病性。
(3)選擇5年以上未種過瓜類蔬菜的土地,與其它蔬菜實行輪作。
(4)嫁接防病。利用南瓜對尖鐮孢菌黃瓜專化型免疫的特點,選擇云南黑籽南瓜或南砧1號作砧木,取計劃選用的黃瓜品種做接穗,采用靠接或插接法,進行嫁接后置于塑料棚中保溫、保濕,白天控溫28℃,夜間15℃,相對濕度90%左右,經半個月成活后,轉為正常管理。采用靠接法的,成活后要把黃瓜根切斷,定植時埋土深度掌握在接口之下,以確保防效。
(5)加強栽培管理。施用充分腐熟肥料,減少傷口。提高栽培管理水平,澆水做到小水勤澆,避免大水漫灌,適當多中耕,提高土壤透氣性,使根系茁壯,增強抗病力;結瓜期應分期施肥,切忌用未腐熟的人糞尿追肥。
(6)藥劑防治:
①種子消毒,用有效成分0.1%的60%防霉寶(多菌靈鹽酸鹽)超微粉加0.1%平平加浸種60分鐘,撈出后沖凈催芽。也可把干燥黃瓜種子置于70℃恒溫處理72小時,但要注意品種間耐溫性能及種子含水量確保發芽率。
②苗床消毒,每平方米苗床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克處理畦面。
③土壤消毒,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4公斤,混入細干土,拌勻后施于定植穴內。
④藥劑灌根。掌握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,用3.2%惡甲水劑300倍液、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50%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、50%甲基硫菌靈(甲基托布津)可濕性粉劑400倍液,或60%琥·乙膦鋁(DTM)可濕性粉劑350倍液,20%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,每株灌對好的藥液0.3-0.5升,或12.5%增效多菌靈濃可溶劑200-300倍液,每株100毫升,隔10天后再灌1次,連續防治2-3次,但一定要早防、早治,否則效果不明顯。此外,于定植后開始噴灑液體法生產的細胞分裂素500-600倍液,隔7-10天1次,共噴3-4次,可明顯提高抗性,如能加入0.2%磷酸二氫鉀,或0.5%尿素或噴灑噴施寶每毫升加水11-12升、或植寶素7500倍液效果更好。
黃瓜蔓枯病
癥狀 葉片上病斑近圓形,有的自葉緣向內呈“V”字形,淡褐色至黃褐色,后期病斑易破碎,病斑輪紋不明顯,上生許多黑色小點,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,葉片上病斑直徑10-35毫米,少數更大;蔓上病斑橢圓形至梭形,白色,有時溢出琥珀色的樹脂膠狀物,后期病莖干縮,縱裂呈亂麻狀,嚴重時引致“蔓爛”。
病原 稱瀉根亞隔孢殼,屬子囊菌亞門真菌。
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隨病殘體在土中,或附在種子、架桿、溫室、大棚棚架上越冬。翌年春天,產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及灌溉水傳播,從氣孔、水孔或傷口侵入。種子帶菌引致子葉染病。成株由果實蒂部或果柄侵入,平均氣溫18-25℃,相對濕度高于85%,在黃瓜栽培75-83天后,其菌量出現一次高峰,尤其是陰雨天及夜晚,子囊孢子數量高,夜間露水大或臺風后水淹易發病,土壤水分高易發病,北方夏、秋季,南方春夏季流行,此外,連作地平畦栽培,或排水不良,密度過大,肥料不足、寄主生長衰弱發病重。
防治方法
(1)實行2-3年輪作。(2)從無病株上選留種子及時清除病株,深埋或燒毀。(3)采用配方施肥技術,施足充分腐熟有機肥。(4)選用抗病品種如萬青、春燕,對種子進行消毒,發病初期噴灑40%杜邦“福星”乳油8000倍液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50%混殺硫懸浮劑500-600倍液,或40%福星乳油8000倍液,掌握在發病初期全田用藥,隔3-4天后再防1次,以后視病情變化決定是高于否用藥。
黃瓜霜霉病
癥狀 苗期、成株期均可發病。主要為害葉片。子葉被害初呈褪綠色黃斑,擴大后變黃褐色。真葉染病,葉緣或葉背面出現水浸狀病斑,早晨尤為明顯,病斑逐漸擴大,受葉脈限制,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黃褐色斑塊,濕度大時葉背面或葉面長出灰黑色霉層,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,后期病斑破裂或連片,致葉緣卷縮干枯,嚴重的田塊一片枯黃。該病癥狀的表現與品種抗病性有關,感病品種如密刺類呈典型癥狀,病斑大,易連結成大塊黃斑后迅速干枯;抗病品種如津雜類葉色深綠型系列,病斑小,褪綠斑持續時間長,在葉面形成圓形或多角形黃褐色斑,擴展速度慢,病斑背面霉稀疏或很少,一般較前者遲落架7-12天。
病原 稱古巴假霜霉菌,屬鞭毛菌亞門真菌。
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南方或北方有溫室、塑料棚地區周年均可種植黃瓜,病菌在病葉上越冬或越夏;北方冬季不種黃瓜地區,則靠季風從鄰近地區把孢子囊吹去,孢子囊在溫度15-20℃,空氣相對濕度高于83%才大量產生,且濕度越高產孢越多,葉面有水滴或水膜,持續3小時以上孢子囊萌發和侵入,試驗表明:夜間由20℃降到12℃,葉面有水6小時,或夜溫由20℃逐漸降到10℃,葉面有水12小時,此菌才能完成發芽和侵入,日均溫15-16℃,潛育期5天;17-18℃,4天;20-25℃3天。田間始發期均溫15-16℃,流行氣溫20-24℃;低于15℃或高于30℃發病受抑制。該病主要侵害功能葉片,幼嫩葉片和老葉受害少,對于一株黃瓜,該病侵入是逐漸向上擴展的。
防治方法 (1)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。露地津研2號、4號、6號、7號,津雜1號、2號、3號、4號,津早3號,中農8號、1101,京旭2號,夏青2號,魯春26號、32號、魯黃1號,寧豐1號、2號,冀菜2號,鄭黃2號,春豐2號、龍雜黃1號,吉雜2號,夏豐1號,露地2號,早豐1號等新品種。保護地可選用津雜2號、4號,津春2號,3號,濟雜1號、濟南密刺,8102,甘雜828,滬5號,503,中農5號,中農7號,魯黃瓜4號,農誠3號,山東87-2,碧春等。密刺類雖不抗霜霉病,但早熟性豐產性好,適于栽培技術及防病水平高的地區選用。
(2)栽培無病苗,改進栽培技術。育苗溫室與生產溫室分開,減少苗期染病。采用電熱或加溫溫床育苗,溫度較高濕度低,無結露發病少;定植要選擇地勢高、平坦、易排水地塊,采用地膜覆蓋,降低棚內濕度;生產前期,尤其是定植后結瓜前應控制澆水,并改在上午進行,以降低棚內濕度;適時中耕,提高地溫。
(3)采用配方施肥技術,補施二氧化碳,或黃瓜生長后期,植株汁液氮糖含量下降時,葉面噴施1%尿素或0.3%磷酸二氫鉀,或葉面施用噴施寶,每毫升對水11-12升,可提高植株抗病力。
(4)生態防治。所謂生態防治法是利用黃瓜與霜霉菌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同,采用利于黃瓜生長發育,抑制病原菌的方法達到防病目的。研究表明:黃瓜光合作用的同化量在上午8-12時完成70-80%,其余在下午13-16時完成,16時至午夜前光合產物輸送到果實及生長部位,下半夜主要是呼吸消耗;光合成適溫25-30℃,相對濕度60-70%;合成產物輸送適溫13-16℃,濕度80-90%。采用生態防治法,上午棚溫控制在25-30℃,最高不超過33℃,濕度降到75%,下午溫度降至20-25℃,濕度降至70%左右,夜間控溫在15-20℃(下半夜最好控溫12-13℃),實行三段或四段管理,既可滿足黃瓜生長發育需要,又可有效地控制霜霉病。方法如下:上午日出后使棚溫迅速進入25-30℃,濕度降到75%左右,有條件的早晨可排濕0.5小時,實現溫濕度雙限制,抑制發病,同時滿足黃瓜光合成條件,增強抗病性。下午,溫度降至20-25℃,濕度降至70%左右,即實現濕度單限制控制病害,溫度利于光合物質的輸送和轉化。夜間,溫濕度交替限制控制病害。前半夜相對濕度小于80%,溫度控制在15-20℃,利用低溫限制病害,有條件的下半夜濕度大于90%,除采取控溫10-13℃低溫限制發病抑制黃瓜呼吸消耗外,盡量縮短葉緣吐水及葉面結露持續的時間和數量,以減少發病。夜間氣溫達到10℃以上,日落后采用“破堂”通風加底風,通風面積為大棚面積的1/10左右,通風時間1-2小時。當夜間氣溫高于12℃時,即可整夜通風。
遇有陰雨天氣,夜間也應能風降濕,但不宜澆水。早晨澆水后要注意把棚溫提高到30℃,維持1.5小時左右,再放風降溫排濕,然后再提溫,避免濕度升高,利于控制病害。此外,采用滴灌或地膜覆蓋澆暗水技術,以減少棚內結露持續時間,澆暗水后72小時內,結露持續36小時,可較澆明水減少21小時,可使由高濕引起的霜霉病明顯減輕。方法是采用大小行定植,大行60-70厘米,不走水,供管理用,小行40厘米,且在其中留出15厘米瓦垅溝,小行上覆90厘米寬地膜,要求地膜緊貼小溝內地面,不宜有空間。澆水時,水走膜下,水滲下后膜又緊貼地面。澆水最好在晴天早晨進行,忌陰雨天澆水,要做到因時、因地看苗情及對水分需求,確定澆水量和間隔天數,結瓜期土壤含水量20-25%為宜,低于這一指標即應澆水,由于土壤水分蒸發是造成空氣濕度高的主要原因,尤其澆水后連續數日飽和,是發病的重要條件。因此澆水后馬上關閉門窗,使棚溫升到33℃,持續1小時,然后迅速放風排濕,3-4小時后,如棚溫低于25℃,可再閉棚升溫至33℃,持續1小時,再放風,這樣當天夜間葉面結露量及水膜面積減少2/3,可減少發病。
(5)藥劑防治:
①保護地棚室可選用煙霧法或粉塵法。煙霧法,在發病初期畝用45%百菌清煙劑200克,分放在棚內4-5處,用香或卷煙等暗火點燃,發煙時閉棚,熏1夜,次晨通風,隔7天熏1次,可單獨使用,也可與粉塵法、噴霧法交替輪換使用。粉塵法于發病初期傍晚用噴粉器噴撒5%百菌清粉塵劑,或5%加瑞農粉塵劑,每畝次1公斤,隔9-11天1次。
②噴霧法,發現中心病株后首選70%乙膦·錳鋅可濕性粉劑,500倍液或72.2%普力克水劑800倍液、58%雷多米爾——錳鋅可濕性粉劑、72%杜幫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-700倍液、72%霜霸可濕性粉劑700倍液、72%霜疫清或56%霜霉清可濕性粉劑75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64%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,畝噴藥液60-70升,隔7-10天1次,后視病情發展,再確定是否用藥,霜霉病、細菌性角斑病混發時,為兼防兩病,可噴撒脂銅粉塵劑每畝次1公斤,或47%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60%琥·乙膦鋁(DTM)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%琥膠肥酸銅(DT)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加40%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50倍液、50%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加25%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、100萬單位硫酸鏈霉素150ppm加40%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50倍液等。霜霉病白粉病混發時,可選用40%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加15%三唑銅(粉銹寧)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。霜霉病菌與炭疽病混發時,可選用40%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加25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,或25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加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,兼防兩病。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選用69%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。
本書所選用混配劑或混配對子除增效作用外,主要考慮減緩抗藥性和兼防兩種或兩種以上病害選定的。使用時,先配好前—殺菌劑后,再據前一殺菌劑的用水量及后一殺菌劑倍數,計算出后一殺菌劑的藥量配成。一般現用現配,未發現藥害,可據品種、氣候及病蟲種類因地制宜選用,后同。
|